发布时间: 2025-04-20 访问量: 101
推荐:最近很火的1本新书
今日推荐《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又名《原则2》
作者:瑞·达利欧
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联席首席投资官和联席董事长。桥水是一家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是全球知名机构投资组合管理公司。达利欧相信研究过去是为了理解当下,为应对未来局势制定实用的原则。
这本书讲了什么?
1.2021年,有超过16万亿美元的债务的利率为负,并且很快需要增发巨额债券来填补赤字。与此同时,庞大的养老金和医疗债务即将到期。这些情况向我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愿意持有负利率债券,利率可以降到什么地步。我还想知道,当利率不能再降时,经济和市场会出现何种情况;
当下一轮衰退不可避免地到来时,央行如何发挥刺激作用,央行会大量增印货币进而导致货币贬值吗?
如果在利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债务的计价货币贬值,那么情况会怎么样?
这些问题让我不禁要问,如果投资者逃离以世界储备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计价的债务,那么央行会怎么做?
如果用来偿还债务的货币贬值且支付的利率如此低,那么投资者逃离将是意料之中的事。
2.储备货币是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和储蓄货币。印发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现在是美国,但就像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这在历史上发生过变化)享有强势地位,以世界储备货币计价的债务(即美元计价债务)是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基石。
所有曾经的储备货币都已不再是储备货币,而曾经享有这种特权的国家,往往最终会遭受重创。因此,我也开始思考美元作为世界头号储备货币是否、何时及为何将会失去世界领先储备货币的地位,它会被何种货币取代,而这又将如何改变我们所知的世界。
3.当财富和价值观差距巨大且经济衰退时,人们会为如何分配财富发生严重冲突。当下一次经济衰退到来时,民众和决策者将如何对待彼此?
这令我十分担忧,因为央行充分降息以刺激经济的能力有限。除了这些传统工具失效之外,印钞和购买金融资产(现在被称作“量化宽松”)也扩大了贫富差距,因为购买金融资产会推高资产价格,这有利于持有更多金融资产的富人,而无利于贫困者。
这会对未来产生何种影响?
4.如果过于关注当前事件,或者只看平均数据而不是个别案例,我们就会忽视这些周期。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当前事件,没有人谈论这些大周期,而大周期是当前事件的最大驱动力。我们从整体或平均数字中看不到个别案例的变化情况,而后者的变化幅度要大得多。
例如,如果只看股市的平均水平(如标普500指数),而不看个别公司,我们就会忽视一个重要的事实:构成平均指数的几乎所有公司都有初创、壮大和衰亡的阶段。如果你投资一家公司,除非分散投资并且调整押注(就像构建标普指数那样),否则就会在经历大涨之后,经历大跌,直到消亡。
但如果你能比大多数人更早地分辨出上涨和下跌时期,就可以妥善地改变市场头寸。我所说的“改变”并不只是指改变市场头寸,对帝国的兴衰来说,它意味着“改变”几乎一切,包括居住地。
这就引出了我的一个原则:
要想把握全局,就不能着眼于细节。
5.全书内容分布
本书第一部分基于对具体案例的所有研究,简述国家兴衰的典型模式。
首先,把研究发现提炼成国家的整体实力指数,用来反映不同国家兴衰的整体情况,它包括8个不同类型的实力指数。
其次,将详细探讨18个决定因素,它们是影响国家兴衰的主要因素。
最后,将深入分析前面提到的三大周期。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个案,讲述主要储备货币过去500年的历史,其中一章重点探讨当前中美争端。第三部分探讨这一切对未来的影响。
欲知更多,敬请阅读原书
试读
从大周期的角度思考投资
我的生活和事业原则是,设法理解世界的运行原理,制定妥善的应对原则,以此为基础进行下注。本书分享的研究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在进行这些研究时,我自然会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我的投资中。为了做好投资,我需要知晓我的方法能否取得长期效益。如果我不能自信地解释历史背景,或至少做出应对未知情况的策略,那么我认为自己的疏忽是极其危险的。
通过研究过去500年以来的历史,我发现在财富和权力大起大落的大周期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我可以将其称为“投资大周期”。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周期,才能从战术上调整或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避免受到不利影响,并且/或者从中获利。要想做到这一点,我需要了解这些大周期,最好搞清国家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
在大约50年的宏观经济投资生涯中,我发现了许多永恒普适的真理。这些真理塑造了我的投资原则。虽然本书不会详述所有这些原则,但我将在我的下一本书Principles:Economics and lnvesting中探讨大部分原则。现在,让我们来考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 所有市场都是由以下4个决定因素驱动的:经济增长、通胀、风险溢价和折现率。
这是因为所有的投资都是以当前的一次性支付换取未来的支付。这些未来的现金支付取决于经济增长、通胀、风险溢价(即投资者相对于持有现金所愿承担的风险)和决定投资的当前价值(所谓的“现值”)的折现率[1]。
这4个决定因素的变化驱动投资回报的变化。如果能知晓每个决定因素的未来形势,我就可以确定投资策略。这些认知告诉我如何把当前世界形势与当前市场形势联系起来,反之亦然。这些认知还告诉我如何平衡我的投资,使我的投资组合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良好的分散化投资。
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这些因素。因此,政府目标与当前形势的相互作用成为周期的驱动因素。[2]例如,如果经济增速过慢和通胀过低,央行就会创造更多的货币和信贷,由此产生购买力,拉动经济增长,通胀也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上升。如果央行限制货币和信贷供应,相反的情况就会发生:经济和通胀双双放缓。
为了影响市场回报和经济形势,中央政府与央行的职责有所不同。中央政府可以征税和支出,其决定政府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但不能创造货币和信贷。央行可以创造货币和信贷,但不能决定货币和信贷是否流入实体经济。中央政府和央行的这些行动影响商品、服务和投资资产的买卖,推动它们的价格上涨或下跌。
在我看来,每项投资都以自身的方式反映了这些驱动因素,从未来现金流的角度来看,这是合乎逻辑的。每一项投资资产都是一个投资组合的组成部分,而投资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根据这些驱动因素妥善地构建投资组合。例如,当经济增速高于预期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将会上涨;而当经济增速和通胀率高于预期时,债券价格将会下跌。我的目标是,将这些基本因素纳入投资组合的战略决策中,基于当前和未来的世界形势(影响这4个决定因素),构建具有良好分散性和战术倾斜的投资组合。这些基本因素适用于国家、环境偏好、单个行业和公司等不同层面。下图显示将这一概念用于均衡配置投资组合的情况。通过这个视角,我可以考察当前形势的历史、市场的历史以及投资组合的表现。
构建均衡分散化投资组合的基本因素
我的方法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大多数投资者不会探究历史上的类似时期,他们认为历史和以往投资回报与自己基本上无关。其次,他们不会通过我刚才描述的视角来思考投资回报。我认为,这些视野给我和桥水公司带来了竞争优势,但采纳与否由你决定。
大多数投资者根据自己一生的经历做出预期。少数勤勉的投资者会回顾历史,查究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的决策规则。在我认识的投资者和高层经济决策者中(我认识很多出色的投资者和决策者),没有人深刻理解历史上发生的情况及其原因。大多数关注长期回报的投资者都认为,美国和英国的情况具有代表性(这两个国家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胜)。这是因为二战中幸存下来的股市和债市寥寥无几,但这些国家和时期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它们存在生存性偏好。如果你只考察美国和英国的回报,那么你只能看到异常幸运的国家的异常和平与繁荣时期,这是整个大周期的最佳阶段。忽视其他国家和其他时期将失之偏颇。
根据对大周期的理解进行逻辑推理,把视线往前推几十年,考察一下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我们会得到极其不同的见解。接下来,我将讲述这些情况,因为我认为,你也应当有这样的历史视野。
在1945年之前的35年里,大多数国家的几乎所有财富都被摧毁或者没收。一些国家的许多资本家被杀害或监禁,因为当资本市场、资本主义以及旧秩序的其他方面失灵时,人们对资本家感到愤恨。我们从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中可以看到,这种极端繁荣/极端萧条的周期经常发生。从资本和资本主义繁荣时期的正常周期(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镀金时代)进入过渡时期(例如,1900—1910年,内部冲突日益激化,国际财富和权力冲突不断升级),再进入严重冲突和经济萧条时期(类似于1910—1945年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依据兴衰时期背后的因果关系推断,当前美国的情况更接近于周期后期的衰落和重组阶段,而不是周期早期的繁荣和建设阶段。
我的目标只是尽量了解和理解历史,并且很好地表述我的认知。接下来,我将从1350年讲起,尽管历史早就开始了。
资本主义和市场大周期
大约1350年之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禁止有利率的贷款(犹太教也是如此),因为它引发严重问题。出于人类的本性,人们的借款往往超过自身偿还能力,导致借贷双方关系紧张,经常发生暴力冲突。由于缺乏贷款,人们使用“硬”货币(黄金和白银)。大约一个世纪后,在探险时代,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探险家们在世界各地收集金银和其他硬资产。当时,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财富。探险家与其资助者平分收益。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型致富机制。
今天我们所知的贷款炼金术最早出现于约1350年的意大利。之后,贷款规则改变了,新的货币类型也出现了,即现金存款、债券和股票(与现在的股票十分接近)。财富变成了兑现金钱的承诺(我称之为“金融财富”)。
在债市和股市创建之前,所有的财富都是有形财富。想想看债市和股市的发明和发展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影响。想想看这些市场的创建又使“金融财富”增加了多少。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现金存款、股票和债券(对未来付款的承诺)都不存在,那么你现在会拥有多少“财富”,结论是不会太多。你会感觉穷困潦倒,你不会像现在这样花钱。例如,你会积累更多的有形财富。这与现金存款、债券和股票出现之前的情况差不多。
随着金融财富的发明和增长,货币不再受到与黄金和白银挂钩的限制。由于货币和信贷及消费能力所受的限制少了,创业者就会经常这么做:他们先想出创建公司的好主意,然后就去借款和/或通过发行股票出售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再将得到的资金用于购买所需的东西。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对未来支付的承诺变成了以日记账分录形式的货币。1350年左右,有些人就开始这么做了(最著名的是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这些人能够创造货币。如果你可以创造信贷[假设是实际资金的5倍(银行可以做到)],就可以创造大量的购买力,而不再需要那么多其他类型的货币了(黄金和白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创造新型货币都很神奇。那些能够创造和使用货币的人(银行家、企业家和资本家)变得很富有,也很有权势。[3]
金融财富不断扩展,一直持续到今天。金融财富规模变得如此庞大,以至硬通货(黄金和白银)和其他有形财富(例如财产)变得相对不重要。当然,金融财富的承诺越多,无法兑现承诺的风险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存在典型的债务/货币/经济大周期。如今,金融财富大大超过实物财富。想象一下,如果所有人都将自己持有的金融财富兑换成实物财富(即出售金融财富,购买实物财富),这就会像银行出现挤兑一样。这不可能发生。这些债券和股票的价值与所能购买物品的价值相比太大了。但请记住,在法定货币体系下,央行可以印发并提供所需的货币来满足需求。这是永恒普适的真理。
还需要记住的是,纸币和金融资产(如股票和债券,它们本质上是对未来支付的承诺)没有太大用处,只有用它们买到实物财富才有用。
正如我们在第3章中详细讨论的,信贷发放后,购买力是为了换取支付承诺而产生的。因此从短期来看,信贷刺激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信贷抑制经济增长。这就形成了周期。纵观历史,获得金钱的欲望(通过借款或发行股票)和储蓄金钱的欲望(通过贷款或购买股票进行投资)一直存在共生关系。这推动了购买力的增长。最终,支付承诺远远超过支付能力,导致债务违约、经济萧条和股市崩盘等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象征的还是真实的,银行家和资本家都会遭到处决,因为太多的财富和生命被摧毁。为了缓解危机,政府会印发法定货币(政府可以发行货币,但货币没有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