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5-08 访问量: 23
作者:戈尔迪•霍恩
内容简介:
教养就像一场接力赛,最初的18年你和孩子一起奔跑。《正念10分钟》是正念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倡导者戈尔迪•霍恩的倾情之作。每天10分钟,运用2个基础、14个练习、29个工具,让我们成为正念的父母、有爱心的父母、高效的父母、快乐的父母,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幸福的方法。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专家研究成果,并结合众多实际案例,不仅为你提供了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觉知的基本步骤,也告诉了你如何提升整个家庭的正念觉知能力。通过阅读本书有趣而又富含教益的叙述,你和你的孩子将学会全新的生活方式:活在当下,抛却评判和期许,完全接纳自我和他人。而通过强健孩子的心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将更加积极健康。
作者简介
戈尔迪•霍恩
美国霍恩基金会创立者、国际儿童正念生活方式提倡者,充满热情的活动家。不仅通过心升课程(MindUP Program)帮助家长、教师和儿童提升身体、心灵与家庭的和谐感,而且积极促进政府、社会关注儿童的情绪与心理健康。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导演,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获得者。曾主演《小迷糊闯七关》等系列电影,广受影迷喜爱。1969年,凭借电影《偷恋隔墙花》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后又多次获奥斯卡奖、金球奖提名。
温迪•霍登
记者,作家,戈尔迪•霍恩自传《出淤莲花》(A Lotus Grows in the Mud)的合著者。
试读
爱孩子,为孩子提供一切,有时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他们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我们调整到相同的波段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安全感,感觉自己被理解,自己并不孤独。
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共鸣(resonance)。“全身心投入”特别适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这意味着你要给予孩子全心全意、时时刻刻的关注: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留意他们的情感状态,不考虑任何超出他们当前需要的事情。你会发现,自己在打电话、发短信、上网或看电视时是多么心不在焉。当然,我并不是要求你只要孩子吵着喊“爸爸”、“妈妈”,就马上放下手里的一切事务,我的意思是说,当今社会有很多事物会让人分心,这使我们很容易忽略掉真正重要的事情,孩子总归要比一些八卦新闻或电视剧重要得多。
反思
“妈妈,妈妈,快看!”一个在公园里玩棒球的小男孩不停地叫着坐在不远处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却只是在低头发短信,根本没有抬头看一眼。小男孩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妈妈”,而她一直没有抬起头。最终,小男孩转身走开了,他脸上的表情是那么伤心。
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没有留意到自己的孩子,对他而言都是一种伤害。从烦闷的生活中抬头看看吧,你会发现孩子拼命想分享的最单纯的快乐,而这将是你永远不会再拥有的宝贵瞬间。
如果想找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真正的共鸣,请参考以下4个步骤:
1. 放下手中忙乱之事,全神贯注地投入,并激发起自己的兴趣。让自己重拾童真,回到与孩子相同的水平。用一种开放且尊重的心态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他们的声音。
2. 依据实际情况表达适当的情感,准确展现出孩子内心的感受。比如,孩子回家后带回来一个在学校完成的物品,你就可以说:“哇!这是你做的吗?你肯定非常自豪。做这个花了多长时间?”
3. 如果孩子对你的回应反应积极,那么可以用“太棒了,宝贝!干得漂亮”此类话语来继续放大这种快乐。
4. 如果孩子感到伤心或者沮丧,要去安慰他们。教会他们尊重这种感受,比告诉他们不应该有这种感受要好得多。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人类情感,孩子需要学会理解这种情况。
当孩子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体会到安全感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一人,他们有可以依靠的温暖怀抱。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始终如一地有耐心,这样孩子才能肯定无论是喜怒哀乐他们都可以与你分享。每天你都要反省自身:“我有没有帮助孩子了解到他的天赋?我是否足够重视孩子的情感?有什么力所能及之事可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如果孩子的主要照料人能时时刻刻在孩子身边且积极回应的话……孩子会培养起一种基本信念,那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一定会出现并帮助他渡过难关。
莎伦 · 贝格利
这样的相互调和对于家长来说并非易事,特别是当孩子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感受时。有时,孩子也许表现出来的是因为一件丢失的玩具而哭泣,但实际上,他们的眼泪是因其他感受而流。玩具是否代表着离开的爸爸或妈妈?孩子是否只是因为没有睡醒而乱发脾气?
正念教养包括理解和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而不是将孩子视为我们的影子。如何对待孩子,并没有普遍适用的简单标准;孩子需要我们支持他们的个性发展。不过,只有当我们家长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天,让他们向着最好的方向奋勇前进。
如果我们忙于其他事情而将孩子搁置一边,如果我们依赖各种物品来稳定孩子的情绪、陪伴他们玩乐,那么我们就是在一个乐观、积极回应的世界中培养出了一群消极被动、软弱无力的接受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