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4-15 访问量: 154
内容简介
当下的中国区域版图,正在面临数十年未有之巨变。北京上海两个超级城市开始做减量发展、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海南自贸港水落石出、粤港澳大湾区翻开“一国两制”的新篇章……
过去二十年楼市狂飙突进,地方政府与房企联袂出演,造就了一批批暴富的食利阶层。如今的房地产被踩了刹车,正式告别黄金时代,进入极为分化的新时期。
在大都市圈时代下,人口变迁、资本流动的规律宣告了中小城市的大败局。面对国内外形势的风云突变,一二线城市转型升级的使命感尤为突出。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相互交织,深刻重塑着今天的中国。
城与国,可谓辅车相依。过去四十年来,中国上下一心,筚路蓝缕,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也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荣之城。
如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我们更加有必要审视中国的微观镜像,重新梳理和推演区域经济的演变路径。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以启山林”,直面挑战。
本书采用严格的理论与数据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城市大洗牌的内在逻辑,堪称未来三十年国人的生存指南。
作者简介
智谷趋势成立于2013年,现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宏观趋势分析机构和财经内容提供商,覆盖了超过800万的财经用户,其成果被《华尔街日报》、《外交政策》以及《中国经济年鉴》等重要媒体机构引用和报道。
试读
2017年,西安平均每 3分钟就有一户市场主体诞生,成为全国第七个 市场主体过百万的城市。
2018年前 10个月,西安新增落户人口超 90万,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 等城市,风头直压武汉、天津、成都,成为这一轮抢人大战当中表现最突 出的赢家。
2018年三季度,西安 GDP重回全国 20强,以微弱优势赶超多个副省 级城市。上一次西安获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已是 37年之前。有多少人能 料到,千年废都一旦决定行动,居然也能如此高速?
短短几年时间,西安就演出了一波绝地大反击的剧情。这背后到底发 生了什么?
经济中心转移,使得权力体系内耗
有人说,陕西从地图上来看就像是一尊跪着的兵马俑。
今天,当中国沿海已提前步入后工业文明的时候,这个西部省份还保 留着一些封建时代的遗风。尤以它的省会最为典型。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曾经在计划经济时期阔过。那时候西安位列中 国八大城市,集中了全中国最多的苏联援助项目,资源随手可得。
这种经济蒸蒸日上的好日子,掩盖了西安底子里“皇城文化”的劣根 性。但是到了 1978年,问题就完全暴露了。
当时“有形之手”慢慢退居幕后,有了自主权限的人和钱都跑到了 沿海,这些变化让西安这个习惯了政府安排的城市,突然变得有些无所适 从。沿海地区的经济突飞猛进,“增量”蛋糕足够大,各个职能部门就不 会太去计较利益得失,大家都想着怎么做大蛋糕。而随着市场体制深化, 西安不再有计划青睐,习惯守成的西安人眼睛只盯着“存量”的蛋糕。资 源就那么一点,不抓紧夺,连块渣都不剩了。
于是,这场游戏就变成了零和博弈,大家以墙里为中心,不去放眼墙 外的世界。决策者相互倾轧,执行者相互扯皮,地方保护主义、功利主义 盛行:碑林区的电信宽带不能转到长安区,只能在城五区内转;长安撤县 设区十六年,长安通仍无法在长安区使用;全市曾经一度盘亘了几十条断 头路,一条路十几年修不好……
都说广东、浙江的营商环境好,政府服务意识强,但这个特点并不是 天生就有的。
真正决定西安与沿海之间差距的,其实并不是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之 间的分野,而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陆权时代向海权时代的转换过程中发生 了偏移。
它使得位于内陆的西安增量蛋糕缩小,也放大了权力傲慢与保守的本 性。而权力越是高高在上,市场的扩张就会越慢,市场扩张越慢,权力体 系的内耗就会越严重,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两者之间的矛盾,越积越 深,最终在 2016年前后集中爆发。
也是在那个最低谷的时候,十三朝古都迎来了新的主政者。很快,这 锅沉寂了上千年的水就有了沸腾之势。
时间点如此巧合,以至于外界不得不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西安焕然 一新的秘密,很可能就在这位“搅局者”身上。
通过复盘这两年来的执政思路我们发现,他打出来的主要就是两张牌。
第一张牌,有行动力的小政府
今天,高铁时代的联通性早已模糊了西北、西南、中原的边界。举目 四望,过去对西安只能仰望的邻居全成了竞争者,西安很难再以西北老大 的心态,自甘堕落。
“搅局”的新长官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待过很长时间,自然明白这一 点。他来到这个没落贵族的城市,首先要拿来开刀的,就是这里深入骨髓 的衙门作风。
弯腰捡烟头,拾起的是政府对于城市卫生环境的承诺;厕所革命, 改造的是权力对于民生的冷淡;车让人,唤醒的是特权者对于规则的敬畏……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从小缝隙着手,一榔头一榔头地敲下 去,才能慢慢撬开坚固的壁垒,撬动政府的服务意识。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互动虽然频繁,但是彼此 独立,更遵守契约精神,社会关系呈“蜂巢状”;在西安这样的内陆二线 城市,社会关系则倾向于“树根状”,裙带关系盘根错节,丛林精神更多 一些。
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让整个西安“崇官轻商”。要么当主人,要么 当附庸;要么支配别人,要么被别人支配。每个人费心钻营,都是为了 更加靠近权力中枢,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最多的资源,才能不被别人骑在 头上。
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国企,都习惯于被别人服务而不是为别人服 务。这种贵族心态,让过去的西安着实吃了苦头。资本的流动讲究一个快 字。营商环境好,资本才愿意停留驻扎。
西安的对标城市成都,过去十年里狂飙突进,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 城市虽然地处大西南,却有着比部分沿海地区更高的办事效率。
2009年,李书福收购沃尔沃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资金缺口大,时间 又紧迫,为了能够从地方政府融资,吉利先后上门接触了多个沿海城市。 结果,天津这边一波三折,广东那边也迟迟未能决定下来。
唯有成都是搭着直升机作战,而且还是主动出击:一听到吉利成为沃 尔沃优先竞购方的消息,成都马上积极地联系李书福,还暂停政府常委会 会议,专门研究沃尔沃项目并当即拍板。
不久,成都就给吉利融资 30亿元,助推后者惊险一跃,而成都自己 也顺利拿到了沃尔沃汽车厂项目。
政府是否不再懒散、是否理解了服务的本质,直接决定着城市的未 来。在自上而下的推动下,西安的城墙思维慢慢消解。钱和人,都开始涌 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