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3-27 访问量: 581
今日重点推荐由张磊所著《价值》
50+位国内外大咖罕见同框共同力荐。
这本书不仅得到了马化腾、王卫、王晓东、巴曙松、刘伟、刘芹、方洪波、左晖、冯仑、李开复、李革、李彦宏、李勇、陈东升、陈邦、陆奇、邱国鹭、张轩松、张懿宸、张勇、郁亮、罗秋平、周其仁、施一公、秦朔、钱颖一、梅志明、曹德旺、龚宇、梁锦松、董明珠、雷军、虞锋等国内大咖的联袂推荐,还得到了耶鲁捐赠基金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Zoom创始人袁征、沃尔玛董事会主席格雷格·彭纳、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等众多海外大咖的共同力荐。
作者张磊:
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美国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董事,香港金融发展局委员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员。
作为一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机构,高瓴资本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
2018年12月,张磊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2019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53位,财富值220亿元人民币。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 榜单。
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20年2月26日, 张磊以22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37位。
这本书讲了什么?
1.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变化可能是唯一永恒的主题。究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作为一名投资人,究竟怎样才能找到穿越周期和迷雾的指南针?作为一名创业者,究竟怎样才能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
当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闪耀在那里,那就是“长期主义”——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长期主义的胜利,不仅关乎投资的结果,更关键的是在投资的旅途中发现创造价值的门径,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与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勠力同心,披荆斩棘,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最有益的价值。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条长期主义之路,因为志同道合,因为创造价值,而变得妙趣横生。
二.把时间当朋友
1.正确理解时间的跨度。
研究不同的公司,要看不同的时间跨度。要根据事物的本质,去窥测更久远的历史和未来,找到属于它的时间范畴。
2.相信复利的价值。
每一个投资人都要搞清楚的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加深护城河的,才是“资产”,时间越久对生意越不利的,则是“费用”。 许多秘密藏在时间里,时间会孕育一切。
杰夫·贝佐斯问沃伦·巴菲特:“既然赚钱真像你说的那么简单,长期价值投资永远排在第一位,那么请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赚不到钱?”巴菲特回答:“因为人们不愿意慢慢赚钱。”
需要补充的是,时间创造复利的价值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长期持有,长期持有是有前提的,即好的企业能够随着时间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投资能够成为时间的朋友,并希望长期持有它们。
3.把时间作为选择。
很多时候,成功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没有做什么。把时间分配给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复利才会发生作用。投资中最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做投资非常重要的是时间管理,把时间投入到怎样的问题上和怎样的人身上,是决定投资能否成功的基础性因素。
4.时间是最好的复盘
时间是检验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我们对待研究的态度是敬畏而谦虚的,既花了很多时间在探索,又花了很多时间在复盘,提高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和边界,努力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而不是展示自己有多聪明;既相信自己的研究能力,同时又对所有的结果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自觉地去检验前次判断是否正确,一旦发现判断错了,就立即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预期。
3..书中作者谈到对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创业组织以及对人才、教育、科学观的理解,这些恰恰是投资工作中最难得的际遇。今天的价值投资,在科技创新、商业进化的历程中,不仅可以扮演催生创新发展动能的孵化器,也可以消弭传统经济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数字鸿沟。这也是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参与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最好方式。
4.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价值投资人,时间、精力、追求和信念,这无数种选择,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投资。价值创造无关高下,康庄大道尽是通途。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
5.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高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首部力作,沉淀15年,张磊的投资思想首度全面公开。
全书共3个部分10个章节,介绍了张磊的个人历程、他所坚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对价值投资者自我修养的思考,还介绍了他对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创业组织以及对人才、教育、科学观的理解。书中包含大量珍贵资料,不仅有首次提出的7大高瓴公式,详细拆解的10多个投资案例。
欲知更多,敬请阅读原书
试读
价值投资无关对错,只是选择
投资之道,万千法门。坚持何种投资理念,都不能以名门正派自居,更不能自认高手包打天下。武林之大,但凡修得暗镖神剑者,亦可独步江湖。所以门派无尊贵,只有适合不适合。在资本市场中,生存下来是第一要务,而生存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对于投资人来说,格局观不仅仅意味着长期谋略和精准洞察,其本质是你信守的投资哲学。
底层思维决定投资方式
在做投资研究时,底层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研究与否、研究什么,投不投资、投资什么,而世界观、价值观决定了研究对象到底是事实、数据还是原理,投资对象究竟是不是时间的朋友。
比如有的风险投资人,所投项目覆盖了三百六十行,所有行业的项目都看、都投。其实,他的逻辑不仅是建立在行业研究的基础上,更关注的是创业本身,是“创业”这项活动、这门生意。某种程度上说,“创业”这个领域,吸引了众多有斗志、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卓越创造潜力的年轻人。他们值得被关注和支持,值得通过创业这件事来得到训练和提升。在所有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此,“培养创业者,使其拥有更为成熟的创业实践经验”这个项目本身,就值得投资。
再比如有的投资人,喜欢由内而外地做判断,从内部的角度出发,更重视创始团队和组织基因;而有的投资人喜欢从外部的角度出发,关注行业格局、盈利结构、生意属性;还有的投资人喜欢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看宏观形势、政策趋势、板块轮动,关注时机和势能。角度虽不同,但如果能找到自洽的逻辑,这些投资人往往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还有的投资人天然对不确定性很有感觉。其实,人类生来就有一些心理认知误区,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厌恶,表现为在遇到困惑或压力时,想尽快摆脱怀疑,追求确定的答案。但对于投资决策来说,其核心在于对不确定性的把握。每个投资人对事物认知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对大的市场走势有感觉,有的人天生对数据背后的逻辑有感觉,有的人天生对人性有感觉。对于同一个投资标的,有的人看到了低价,而有的人能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看到的不仅是价格,还有协同和生态。你的不确定性在我这里可能就是确定性,所以每个人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理解不确定性。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对自己的清楚认知,而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其实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选择让你有幸福感的投资
方法论本质上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天性的自知、自省与自洽。 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看家本领,这其实是基于不同投资原则和策略方法的不同优先选择。某种策略方法一旦成为信仰,一定有其厉害的地方。坚持一种投资方法的关键在于你要遵守一套游戏规则,就像音乐家的内心要有浑然的交响,诗人的内心要有和谐的意境,军人的内心要有统一的信念。如果脑子里有不同的标尺或者不同的声音,就会造成自我意识的混乱。只要坚持的基础原则相同,你就可以无所限制地表达,表达方式可以很丰富。所以,我们并不是以价值投资作为唯一的赚钱方法,而是把价值投资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让心灵获得安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正所谓兵无常形,投资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不同的人看来一定有不同的解读。许多投资人都在潜心探索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由于每位投资人的价值观不同,能力圈 (31) 和风险承受力也不同,因此各自对投资的理解也不同,各自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路径自然不同。市场会对每个人的想法提供不同的反馈,即使反馈的结果相同,原因也未必一致;在每一次反馈上,每个人的所得对其效用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效用曲线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选择投资方式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发点是你自己的内心,选择的是能够让你有幸福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