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2-18 访问量: 178
内容简介
《狱中书简》(全译本)收集葛兰西自1926年11月到1937年1月,从流放地和法西斯监狱写给亲友的456封书信。《狱中书简》是葛兰西思想及活动的“档案”,是《狱中札记》的“导言”及“指南”。《狱中书简》是一幅葛兰西真实、生动的“自画像”,是一曲动人心魄的“悲壮交响乐”,是一部不朽的意大利现代文学杰作,克罗齐盛赞属于整个意大利民族。它是首次从意大利文译出的葛兰西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1891年1月23日-1937年4月27日)、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之一。
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小职员家庭,家境贫寒,靠勤工和奖学金读完都灵大学。1913年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1921年1月2 1日葛兰西带领陶里亚蒂、路易吉·隆哥等人,与阿梅迪奥·波迪加为首的社会党左派联合组建了意大利共产党(PCI)。 1922年5月,葛兰西作为意共代表在莫斯科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书记。1924年被共产国际任命为意共总书记,他取道维也纳回国,召开里昂会议,在罗马创办《团结报》,反对墨索里尼的国家法西斯党。1926年10月墨索里尼宣布取缔意共,又不顾葛兰西的国会议员身份,下令逮捕并判二十年徒刑。自1929年起,葛兰西获准在狱中写作。他写下32本《狱中札记》,这是意大利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因脳溢血在法西斯狱中与世长辞。
试读
十年之后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时间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礼物,因为它是最无法挽回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每当我们回顾失去的时间时,就会感到如此的不安。失去的时间,就是没有经历一种丰富充实的生活的时间,就是没有
因为学习和获得经验,没有因为创造的努力、承担苦难以及享受生活而丰富起来的时间。失去的时间,就是我们没有使其成为充实的时间,就是空虚的时间。所幸我们过去的十年却并非如此,虽然我们的损失不可估量,但是,我们并没有虚度时光。的确,同实在相比,同我们实际上经历过的生活相比,只能在回忆中完成的认识和体验,都只是一些抽象的东西。
然而,正如忘却的能力是神恩的礼物一样,记忆,对我们所领受的教训的回忆,也是负责任的生活中的一个本质因素。在下面这些文字中。
我想把过去十年间我们所领受的教训以及我们所得到的体验记录下来。它们并不只是我个人的体验,我并不力求把它们叙述得很有条理,也不企图去讨论它们或者使之理论化。我所做的只是,把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的种种发现,以及关于人生的种种领悟,在它们在我脑海里浮现时,立刻匆匆记录下来。它们之间仅有的关联,只是具体的体验之间的关联。
它们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必然是过去的时代就已经知道的东西。可是,我们获得了从亲身体验去重新认识它们的特权。如果对于在那些年间我们得以享受和保持的那种精神和生命的契合,我没有一种深切的感激之心,那么关于这些事情,我是不可能写出一个字来的。
我们脚下没有根基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确实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样,脚下几乎没有根基。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无根的感觉是如此频繁地出现,而在所有动乱的时期更是如此。】
每一种人们想得到的选择,看起来都同样的无法容忍,讨厌,而又徒劳无益,而人们为了获得力量之源是如此完全的向着过去与未来考虑了所有这些选择,然而人们并未沉溺于幻想的迷梦,仍然能够平静地、充满信心地期待着他们事业的成功。
站在历史转折点上的、负责任而有思想的前几代人所感受到的,也许同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完全一样,而原因就在于:某种新的东西正在诞生,而在当时的种种选择之中,还无法把它辨认出来。
【我们是怎样渴望这新的东西的诞生,可命运却注定这是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将极其漫长的过程,而我们又是经常地缺乏耐心和明识,以至于往往造成种种苦难。】
谁站在自己的根基之上?
罪恶的盛大化装舞会,已使我们所有的道德概念陷入了极大的混乱。用光明、仁慈和历史必然性伪装起来的罪恶的出现,会使任何一个受我们的传统道德体系哺育的人感到彻底的困惑。然而,在以圣经为基础来构筑自己生活的基督徒看来,这只
不过证实了罪恶在人身上的根本性。
【罪恶常常反复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理性主义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理性主义者怀着最良好的愿望,但却天真地缺乏现实主义,他以为有那么一点儿理性,就足以匡正世界。由于目光短浅,他想公平对待所有各方,不偏不倚,但却在彼此冲突的各种势力的混战中,他备受践踏,一
事无成。他对世界的非理性感到失望,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无用,于是退出冲突,软弱地向胜利的一方投降。
道德狂热的全盘崩溃甚至更糟。狂热分子以为,自己的道德纯洁将成为罪恶势力的敌手,可是,他就好像一头公牛,攻击的只是那块红布,而不是手持红布的那个人,于是他逐渐感到疲倦而最终屈服了。他被非本质的东西纠缠住,并且落入了对
手精心设置的陷阱之中。
而后是有良心的人。他在要求做出某种抉择的处境下,只身抗击着压倒一切的不平。但是有如此之多的冲突不断出现,所有的冲突都要求做出某种生死攸关的选择——在选择时除了他自己的良心,又没有任何忠告或支持——以致于他为此被撕得
粉碎,罪恶以如此之多的外表华美而掩人耳目的伪装向他逼近,以致于他的良心变得紧张不安、踌躇不定。到最后他就满足于一个得到了安慰的、而不是清醒的良心,并开始对自己的良心撒谎,以求免于失望。假如一个人仅仅依靠自己的良心,他就不能够发现,一个不好的良心有时候会怎样的比一个被欺骗的良心反而更加健壮。
当人们面对着纷繁多样、令人困惑的种种选择时,尽忠职守似乎就成为一条可靠的道路。尽忠职守者会抓住规则,把它作为仅有的确定性。而对规则负责任的是它的制定者而不是它的执行者。可是,如果人们只局限于尽忠职守,他们就绝不会冒
险做出要由自己负责的勇敢举动,而这正是公牛的眼睛盯住罪恶并战胜罪恶的唯一道路。尽忠职守的人最后将不得不对魔鬼也一视同仁。
那么,自由的人又怎么样呢?他们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渴望在这个世界上站在自己的根基之上,他们认为必要的行为比清醒的良心或对于自己职业的尽忠职守价值更高,这种人准备为有成果的妥协而牺牲不结果的原则,或者为有成果的激进而牺
牲不结果的平凡。他又会怎么样呢?他必须谨防自己的自由成为自己的祸根。因为,当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时候,他也许没有发现,他力图规避的那个他以为较大的恶,到头来很可能却是较小的一个。已经有不少这样可以作为悲剧的原始素材的故事。
有些人企图躲进自己的个人美德的内殿,以逃避乱七八糟的公众生活。然而,他们面对自己周围的不义,不得不闭目塞听。必须以自欺作为代价,他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远离承担责任的行动所带来的污垢。否则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和他们弃
之不为的一切,仍将扰乱他们内心的平静。而面对这种纷扰,他们不是在精神上走向崩溃,就是发展成为一切法利赛人中最伪善的人。——(法利赛人,古代犹太教一个派别的成员,《新约圣经》称他们为伪善者)
是谁站在自己的根基之上?只有这样的人——他的终极标准,不是在自己的理性、自己的原则、自己的良心、自己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