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游戏》袁哲生 -pdf、txt、mobi、kindle、epub电子版下载

发布时间: 2025-01-18    访问量: 169

内容简介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作者简介

袁哲生(1966—2004)台湾高雄县冈山镇(今高雄市冈山区)人,毕业于文化大学英文系、淡江大学西洋语文研究所。文字冷静平淡,叙事手法简约节制,写作风格犹如疏离的冰山,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常蕴含深刻意义。作品往往通过儿童单纯的眼光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

曾获台湾第17、22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第20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第33届“吴浊流文学奖”小说正奖、“五四文艺奖章”小说类等等。著有小说集《静止在树上的羊》《寂寞的游戏》《秀才的手表》,中篇小说《猴子》《罗汉池》,倪亚达系列小说与台湾宝瓶文化代为出版的纪念文集《静止在:最初与最终》。

目录

代序 袁哲生的寂寞与游戏 / 张大春
自序 灵魂的体重
寂寞的游戏
遇见舒伯特
送行
附 《送行》得奖感言
附 决审意见:渐行渐远的《送行》/ 张大春
父亲的轮廓
没有窗户的房间
附 得奖感言:盛夏午后的相遇
密封罐子
木鱼
袁哲生生平写作年表

试读

跑道

何雅文到底有没有看到我留在她抽屉里的纸条,我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中秋节隔天,何雅文没有来学校上课,后来上课的时候,我才听到我们导师说早上何伯伯来学校替何雅文办了休学的手续,因为她将要随教会里的牧师一起到美国去念音乐学校了。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轻松不少。我像一只蟾蜍那样吐了一大口气。

尽管如此,整整一节课,我还是心不在焉地望着何雅文的座位。从前总是垂在椅背上的那两根黑辫子不见了,我不断想着,以后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再也听不见何雅文轻轻哼唱歌曲的声音了。

下一节课,为了挑选出参加校庆运动会大队接力的选手,我们导师叫大家换上体育服装,然后到操场集合。

我们导师把全班分成十组,每组五六个人一起跑,然后用马表挑出正式比赛的选手。他站在终点线上,煞有其事地拿了一支汤勺子和一个铅桶来敲。

我和孔兆年被分在同一组,准备起跑时,我弓起身体,看着前面最远的地方。一股莫名的恐惧从我的脚底升上来,一直传到我的指尖和发根。我觉得自己仿佛已经等待了很多年了,可是却久久未曾听见“铛”的一声传来。那时,我的脑中开始浮现一片刺眼的亮光,渐渐地,大片的光点开始起伏、闪烁……成群的金色小鱼在我四周游梭起来,把水面织成一匹泛着银光的白布……四周宁静无比,一个皮肤黝黑、终日浸在水里、无所事事、不时划动双手的少年在远方载沉载浮着……在柔和的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跳跃着细碎的金色光点,何雅文伫立在无垠的沙滩上,看着海面上缓缓漂来一张柔软的毯子,她无声无息地走进金色的波浪里,躺在毯子上,从我身边漂过……我听到“铛”的一声从终点线传来,一匹泛着蓝光的白马像流星一般划过天际,消失在我的背后。我没有回头,我站在海面上,朝着毯子漂逝的反方向快速跑去……何雅文躺在毯子上,朝着我背后的方向快速流去,我一点也不难过,反倒觉得轻松不少……我们争先恐后地奔回起点,发出一声划破寂静的尖叫声。我觉得自己好像一只蟾蜍那样吐了一大口气……皮肤黝黑的少年浮在水面上,他眨眨眼,停止划动,只露出头部在水面上,我朝向他快速跑去,他的脸从一个模糊不清的灰影慢慢浮现出鼻子、嘴唇、眼睛,然后,这一次,我看见了我自己。

那天放学之后,狼狗还一直津津乐道地回忆说,我和孔兆年几乎是同时跑到终点的。他站在跑道边的草地上,看见我和孔兆年并肩冲刺,一样的速度、一样的姿势,远远看过去,好像只是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在一条狭窄的轨道上没命地奔驰着……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跑得和孔兆年一样快,或者说,我从不知道我也可以钻进一艘力大无穷的潜水艇里去,然后变得轻飘飘地快速前进……

正式比赛那一天,我们导师把我安排在最后一棒,负责冲刺。

比赛开始的时候,狼狗和其他班级的选手站在起跑线上。“砰”的一声枪响,狼狗像一头野兽似的冲出去,把其他的选手远远甩在后面。我们导师兴奋地挥舞着小旗,加油的声浪震天价响。

狼狗愈冲愈起劲,仿佛背后有警察在追他似的。我们班一路遥遥领先,直到讨厌鬼庞建国跌倒为止。庞建国吃力地用双手撑住身体的重量站起来,他的膝盖上沾满了沙子,两道血柱流到了脚踝上。我站在其他的选手中间,看见庞建国痛苦地捡起棒子,一跛一跛地拖着他的身体向前跑,耳边传来全班加油、吼叫、怒骂和叹惜的声音,这些巨大的声响变成了一团咆哮的乌云,笼罩在我的头顶上。

这是第二次,我深深地为讨厌鬼庞建国感到难过。

我站在等待的位置上,默默地看着接力赛的棒子一站一站往下传。我看见我们班被远远抛在后面,心里感觉轻松不少。我像一只蟾蜍那样吐了一大口气。

我们导师拚命地挥舞着旗子,全班都站到椅子上吼叫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庞建国身上,我难过得想哭。我看见庞建国拖着笨重的身体,像一个行动缓慢的太空人那样奋力跨步,四周充满了加油的声浪。

棒子一站一站地往下传。我们班渐渐追上来,落后的距离慢慢缩短,我又陷入恐惧的气氛里。加油、冲刺的呼喊声,像一列急驰的火车向我逼近。我渴望躲藏在一棵树叶浓密的大榕树上,即使是用一种很陌生的姿势躲在一个阴暗寂寞的角落里。

我哭了。

脆弱的故事

在我心底埋藏了一个故事,我从来都不告诉别人。

我之所以不曾跟别人提起,并不是因为它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故事;相反地,它是一个很单调、很无趣的故事。我一直保留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让我心中的困惑有一个容身之处,并没有别的理由。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一个古老又平凡的故事,我只好很神秘地、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裹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收藏的东西。

这个故事经常以几个简单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开始,几个古代的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迷藏,他们乐此不疲,不时地发出愉快的笑闹声。后来,轮到一个叫司马光的小男孩当鬼,很有风度地背转身去,用手臂遮住双眼,然后倚在一根石柱上。他慢慢地数着:“一——二——三——”他刻意数得很慢,好让他的同伴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躲藏起来。直到完全听不见任何声响的时候,他才慢慢地放下手臂,转过身来,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庭院里原先的人全都不见了,嘈杂声也都沉寂了,连树叶也是静止的。他开始向四周觅去,热切地想要一一找出他的同伴们。他是一个敏感又坚强的小孩,很快地,他一一发现了他的同伴们,并且把他们逮出来。当所有的人都重新聚集在一起,并且鼓噪着要再继续游戏时,司马光却坚持说还有一个同伴尚未出现,还没被他找到。他的同伴面面相觑,不知所云。他们又重新清点了一次——一个也不少;可是司马光不以为然,他一定要把那位失踪的同伴找出来之后,才肯继续玩捉迷藏游戏。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被他坚定的态度说服了!于是他们尾随在司马光之后开始搜寻了起来。

下一个画面来到一个大水缸前面。这是一个很大很厚的水缸,那是一种古时候放在庭院里接雨水,以备消防急难之需的贮水槽。它的高度超过一个小孩子,所以他们一行人从水缸外面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有人提议爬到树上去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也有人热心地要去找梯子来;这时,众目睽睽之下,司马光很勇敢地拾起地上的一块大石头,把它高高举起,使劲地往水缸中心最脆弱的地方砸去……水柱从破裂的缺口泉涌而出,泼洒到地上,才一瞬间,他们清楚地看见水缸里的确是有一个人,他撑起双手在水缸内旋绕了几圈,然后顺着水流被冲到湿答答的地面上,面朝下,身上沾满了黄色的污泥。看到眼前这个身上没穿半件衣服、光着屁股发抖的小男孩,大伙儿开始忍不住惊呼大笑起来,连司马光也洋洋得意地笑了;不过,他的笑声只维持了一下子。藏在水缸里的小男孩狼狈地从地上站起来,当他把脸上的污泥抹掉时,所有的笑声都戛然而止。赤裸的小男孩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球,他长得和司马光一模一样。所有的人好像看见鬼魂一样开始四下逃散,只剩下司马光一个人怔在原地,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

这就是我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故事,和时常出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几个简单画面——一个脆弱的故事。

每当我躲在我的小房间里偷听隔壁传来的练琴声时,这个故事的几个画面便时常在我眼前盘旋不去,令我困惑:奔逃躲藏的脚步声,“一——二——三——”,微风徐徐吹过无人的庭院,坚硬果决的大石块,司马光看见赤裸的自己……

在一切复归沉寂之后,依然只有小木窗外的月亮与我相伴。当一弯月牙恬静地悬挂在夜空上时,我不禁想到,此时,月宫里的嫦娥是不是正孤零零地漫步在那一大片暗影之中呢?也许嫦娥在月宫里有玉兔为伴,或者她还有一架钢琴,当玉兔擎起木杵捣仙药时,优雅、甜美的琴声淙淙流淌,宛如一杯蜂蜜胡萝卜汁。

而吴刚呢?不但学仙不成反被罚砍桂树,从此不分昼夜地面对一棵高五百丈的巨大神木,疲惫地挥舞起沉重的铁斧,面无表情,汗如雨下……桂树随砍随合,永无尽日,在绝望中,吴刚偶尔抬起头来,望见远处的月宫泛起一圈水晶色的寒光,隐约还可听到绵绵不绝的钢琴声,间或夹杂着一阵玉兔捣药的木杵声;那锤炼长生不老仙药的撞击声,传到吴刚的耳朵里,比铁斧还要锋利、沉重,像是一连串如雷的诅咒。吴刚再度挥起巨斧,重重地往桂树砍去,就像司马光捡起一块大石头那样向水缸——或者,向他自己——狠狠砸去。

有时,我会不解地猜想着,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太空人阿姆斯壮和他的火箭挣脱地心引力向月球飞去?他是否也是一个喜爱仰望夜空的人?当他无意间用天文望远镜看见月球上吴刚伐桂的寂寞身影时,是不是也曾经像司马光一样怔在原地?每当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便又出现了一些简单的画面:一开始,疾速的火箭冲破大气层向月球飞奔而去,空气中扩散出一团灼热的白烟,在世界各地的角落有许多人焦急地守在电视机旁。阿姆斯壮飘浮在太空舱里,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他从圆形的窗口望向地球,看见他的同胞们消失在一个地表凹凸不平的星球上,他感觉到他们正躲在许多三角锥形的巨大石墓里,躲在方形冰块砌成的屋子里,躲在一堵蜿蜒万里的高墙后面……阿姆斯壮转过身去面对他的同伴奥德尼和葛林,无线电波传来模糊的讯号声,祝他们三个人登月成功。此刻,阿姆斯壮心中浮现的,不是他家人的面孔,也不是训练阶段的生活,或是总统先生会餐时侃侃而谈的模样。他想起曾经在某个月圆的夜晚,从太空总署的天文望远镜后面,看见月球上的吴刚渺小地站在巨大的桂树前,不停地挥动沉重的利斧,向桂树砍去。桂树随砍随合,吴刚面无表情,汗如雨下。想到自己正朝月球飞奔而去,阿姆斯壮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此时,阿姆斯壮的同胞们围挤在电视机旁,面露坚定的神情,看着疾速奔驰的火箭,就像司马光看着自己掷出的大石块那样,向月球——或者,向他们自己——用力砸去。

本站所有数据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
联系我们:zgl9888@163.com  湘ICP备2021007205号
友情链接  诸葛前沿
Copyright©2023  每日阅读